
机械作品应该怎么拍照,摄影有什么技术难度技术含量吗?
摄影有技术难度也有技术含量。首先从操控相机来说,摄影有技术难度,难在对各项参数的理解和灵活运用。
白平衡的选择、光圈快门ISO的合理组合,测光方式、对焦模式的选择,景深的控制等等都有一定的技术难度。
这个有难度不怕,深入学习一下也就不难了。比如把说明书看个3~5遍,拿起相机拍个1万2万张,回头再看几遍说明书。这些参数指标的意义以及如何灵活运用,基本就能掌握,同时也积累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含量。
操控相机像开汽车一样,经大量实践后,熟能生巧,最终人机合一。
操控相机这个难度没有了,第2个难度又来了。
这个难度就是构思。拍什么,怎么拍,怎么构图,如何表达自己的拍摄意图。这个难度和相机关系不大,和人有关系。
同样的场景,有的人拍的有意境、有韵味,构图巧妙,光影运用自然,色彩搭配协调。
怎么看怎么舒服。
而我拍的直来直去,属于现场复制,构图无序,色彩杂乱,最终废片一张。
我想这才是摄影真正的“技术难度”吧。
这个学不来,是悟出来的。
每张优秀的照片都是摄影人的自身文化底蕴、个人修养、眼光、审美,情趣的综合反映。
只有大量的观摩优秀作品,提升个人修为,用心研究,从构图从用光从后期,然后模仿拍摄,最后实现独立创作。这样做也有可能解决这一“技术难题”,只是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。
还不一定能成。
摄影看似简单,实则大有学问。
电影放映机的镜头能用来拍片吗?
从事电影职业一辈子了!对电影技术怀有深厚情愫。改制过不少的电影放映镜头用于单反相机摄影用。电影镜头的价格相对便宜,用料讲究,镜片口径大——镜头的光圈也大。即使国产电影镜头的常用光圈,大多是F=1.4~1.9的。因此改制后电影镜头拍摄出的光影效果,是常用的普通摄影镜头无法比的!尤其是宽银幕电影放映镜头,改制到单反相机上,可以让普通单反相机,拍摄出3比1画面的宽银幕图片。类同林哈夫617胶片机的效果。
摄影师应该注意哪些?
摄影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,需要有一定的生活体验、艺术修养与技术技巧才能出好作品。作为一名摄影师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:首先要善于学习。除了学习摄影艺术基础知识,掌握摄影技巧,还必须加强艺术修养,向他人学习,不断提升自我素质;其次要深入生活。记录生活必须去贴近生活,感受生活,创作才能有源泉,作品才有生命力;再者有独特视野。所拍照片应该有个性,独特角度,带给人们美的视觉,留下无限遐思。